啊~时间过得真快,《乐理101》专栏开办已近半年了。文章现已更新过半,在此我想感谢一路上读者的支持,谢谢你们的留言建议和点赞!专栏下半程的内容将更加精彩,敬请期待。 你们知道吗,为了使文章内容系统逻辑清晰,并涵盖市面上一般乐理书容易忽略的要点,我的每一篇文章的成稿都是艰辛的过程,期间花费了许多时间来翻阅和梳理资料,以及更多的时间来构思、撰写、配图并改稿。正是你们的鼓励使我有信心和动力继续更新下去。 在专栏过半之际,我重新考量了一番《乐理101》这个专栏想要达到的目的,并写出了下面的简介。这是我对这个专栏的期许,所有如果哪里做的不足,欢迎建议指教,或者通过留言反馈告诉我你学习时遇到的困惑。 另外,我也梳理了一些乐理学习之初常见的问题,供未来的读者参考。 1. 《乐理101》简介一款与众不同的乐理入门教学,让学乐理从此变得有趣。 为什么说《乐理101》是与众不同的乐理入门教学呢? 首先,《乐理101》是一款全面向的乐理自学教程。教学结合了流行、古典及爵士的和声理论,避免一般教材中偏科的现象。内容适合声乐以及任何乐器的学习者。 其次,《乐理101》是一款适合零基础的教学。对初学者,专栏文章摆脱了对五线谱识谱和钢琴键盘的要求。文章结合图片和音频,力求深入浅出地讲明音乐的基本原理。 传统的乐理教学其实是键盘和声学,初学者需通过观察钢琴黑白键的排布来体会音程,理解什么是全音与半音。之后会通过键盘与五线谱的对照进一步学习和声学。 这类教材的问题在于,由于写作上是面向键盘的学习者设计的,并默认了读者会有老师的指导,因此它们更像是提纲而非教程,太多的概念缺乏解释。这对于自学者极不友好,尤其是非键盘学习者。 本专栏将打破这种局限,用连贯的逻辑链帮助大家科学地学习并记忆乐理知识,为吉他等非键盘学习者降低学习门槛。读者在学习过专栏后将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,来进一步研究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乐理话题。专栏目录也可以作为乐理自学者的参考指南,帮助发现知识上的漏洞。 最后,《乐理101》不仅仅是一款零基础的教学。对进阶学习者,专栏文章更是归纳梳理出了中文网上不多见的内容,帮助大家填补知识的漏洞,开阔眼界。 2. 乐理学习相关问答Q&AQ: 系统地学习乐理一定要去学钢琴吗? A: 学乐理要把理论和声音图像联系在一起学习才容易理解和记忆,这种联合的记忆形成与调取方式对初学者和老手来说都很重要。许多乐手都会通过在大脑中想象自己所演奏的乐器来帮助思考音乐。 由于和声学占据了基础乐理的一大半,所以系统地学习乐理强烈建议去学一门和声乐器。和声乐器就是可以同时发出多个音的乐器,其中最普及的是钢琴或吉他,当然竖琴或者木琴之类也是可以的。 钢琴的线性排布使其音程关系极为直观,黑白键的设计使固定调与五线谱的学习变得很自然。而吉他的指板设计使其在和弦推倒与变调上变得非常容易,在首调思维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。 Q: 自学吉他完全不懂乐理影响大不大? A: 音乐就是一门语言。学乐理相当于培养识字能力,而练耳相当于培养听力以及文字的理解能力。乐理盲就相当于是文盲,而听不出音程(失歌症)就相当于语义理解障碍(失语症)。文盲不可怕,只要能够听懂语义就不会影响日常交流,但会限制对高级知识概念的理解。失语症就比较麻烦,会极大地影响沟通。 Q: 从理工科的角度学习乐理,能帮助理工科的人学清楚音乐吗? A: 仅从数学物理角度来分析音乐是无法理解欣赏音乐的。理论和实践是有区别的,看懂和弦的概念不代表耳朵能听懂。因此对于音乐学习者,乐理应当配合着乐器演奏以及耳朵的训练一起进展。但是话说回来,只有理工科思维才能真正理解乐理自身的奥妙。 Q: 我怎么都听不出来音怎么办? A: 这个分程度的。最不济的是耳朵接近失聪或者大脑的听觉系统障碍,这个就回天乏力了。不然的话,都是可以通过练习,不断提升的。 有一些人一开始是区分不出给定的两个音之间的高低来,这个比一般人学起音乐来要吃亏,可以通过找人唱或弹两个音,你来分辨哪个音高哪个音低来练习,我猜应该网上能搜到相关练习或者是APP的吧。如果这一关过不去,那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。 只要能分辨音的高低,就可以系统的训练了,这个训练在声乐课里叫做“”视唱练耳”,尤其是“练耳”。一上来是听音程,之后是和弦,一步步循序渐进。整个过程可以参考如何自学视唱练耳,有哪些循序渐进的方法? - 音乐 - 知乎。练耳这东西只能像背单词一样,日拱一卒,没有办法速成的,每个音乐爱好者都是行走在朝着让耳朵更灵敏的方向的路上。
0 Comments
Leave a Reply. |
王蕴藉@知乎吉他乐理老师,《乐理101》、《吉他恋爱手札》专栏作者 目录
All
|